1.文字推荐位200元/年,需要联系QQ924994768

2.文字推荐广告位,帮你推广你的产品

3.文字推荐广告位,可以加粗、加颜色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疾病,過去歐美發達地區患病率較高,在我國並不常見,但近年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生活水準的提高,我國的發病率也在持續上升。由於其治療方法和治療效果不理想,容易反復發作,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的影響很大。那麼潰瘍性結腸炎究竟是怎樣一種病?應該怎樣治療和預防呢?

  什麼是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並不是人們所說的慢性結腸炎,而是一種腸道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性疾病,與克羅恩病合稱為炎性腸病。病變主要局限於大腸黏膜及黏膜下層,范圍多位於乙狀結腸和直腸,也可延伸至降結腸,甚至整個結腸。病程漫長,常反復發作,遷延不愈,以青壯年多見。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明確,所以凡是能找到病因的都不是潰瘍性結腸炎,比如慢性細菌性痢疾雖然也是結腸的慢性炎癥,但是由痢疾桿菌感染導致的,不屬於潰瘍性結腸炎,阿米巴腸病是阿米巴原蟲感染導致的,也不屬於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有什麼癥狀

  潰瘍性結腸炎的典型癥狀有腹痛、腹瀉、黏液血便和裡急後重。

  1、腹痛:多局限左下腹或下腹部,輕癥者亦可無腹痛,隨病情發展腹痛加劇,排便後可緩解。

  2、腹瀉:糞便表面有黏液,大便次增多,重者每天排便10~30次,糞中常混有膿血和黏液,可呈糊狀軟便。

  3、黏液血便:是本病較常見的癥狀,主要由於結腸黏膜局部缺血及溶解纖維蛋白的活力增加所致。一般為少量便血,重者可呈大量便血或血水樣便。

  4、裡急後重:就是有解不完大便的感覺,是由於炎癥刺激直腸所致,並常有腰骶部不適。

  5、其他癥狀:可伴有夜間排便、發熱、食欲不振以及體重減輕等癥狀。

  潰瘍性結腸炎會癌變嗎

  若潰瘍性結腸炎沒有及時的治療,長期復發,癌變率是會明顯升高的。

  潰瘍性結腸炎相關性腸癌和我們平時所說腸癌有所區別,我們平時常見的腸癌90%以上是各種基因突變,形成瞭結腸腺瘤(如結腸管狀腺瘤,結腸絨毛狀腺瘤),繼而在腺瘤的基礎上發生癌變,即突變累積→腺瘤→癌癥。潰瘍性結腸炎相關性腸癌是長期的炎癥刺激,繼而引起腸道黏膜細胞異性增生,導致的癌變。據報道潰瘍性結腸炎在病程的第10年、第20年、第30年發生結腸癌的風險分別為1.6%、8.3%、18.4%。潰瘍性結腸炎相關性腸癌的高危因素包括病程的長短、病變的范圍、發病的年齡、是否合並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慢性炎癥的嚴重程度以及腸癌傢族史等。如果病程大於10年、發病年齡偏小、合並於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直系親屬患有腸癌、長期嚴重活動性炎癥的患者更容易發生癌癥。

  潰瘍性結腸炎該如何治療

  一、一般治療

  急性發作期患者應臥床休息,避免熬夜,避免劇烈運動。飲食上以無脂無渣的要素飲食為主,可適當補充蛋白質、維生素電解質和微量元素等。對癥治療比如出現貧血者可輸血,低蛋白血癥者輸註入血清白蛋白,對腹痛、腹瀉明顯的患者可使用解痙藥或止瀉藥等等。

  二、藥物治療

  藥物是潰瘍性結腸炎主要的治療方法,其治療目標是誘導並維持癥狀緩解,以及促進受損黏膜愈合,防治並發癥,改善病人生存質量。臨床上應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和病變部位,選擇合適的治療藥物。

  1、5-氨基水楊酸:常用的是美沙拉嗪,它是初級用藥,副作用相對比較小。用藥分為誘導緩解和維持治療。在誘導緩解期間,用藥量比較大,先使癥狀消失。維持治療用藥量較小,但時間很長,推薦用藥3~5年,有反復發作的,甚至要終生用藥。

  2、糖皮質激素:如果患者癥狀較重,用5-氨基水楊酸類效果不好,要考慮使用激素。因為激素副作用較大,因此使用應該是短期的。

  3、免疫抑制劑:比如硫唑嘌呤,因為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生與人體免疫機制對腸道的過度攻擊有關,所以治療時可以使用免疫抑制劑。但免疫抑制劑在抑制腸道免疫的同時,也會抑制全身的免疫功能,因此此類藥的副作用也比較大,僅用於重癥患者。

  4、生物制劑:如抗腫瘤壞死因子英夫利昔單抗等,主要用於重癥患者。

  5、中藥:對於用美沙拉嗪效果不好,但又不到用激素治療的程度的患者,可以用中西藥結合的方法治療,常采用中藥復方灌腸。

  三、手術治療

  對於並發大出血、腸穿孔、重型患者特別是合並中毒性巨結腸經積極內科治療無效且伴嚴重毒血癥狀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怎樣預防潰瘍性結腸炎復發

  雖然潰瘍性結腸炎目前無法治愈,但大多數患者經過多種藥物治療等基本可以控制,不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為瞭預防復發需要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1、不要隨意停藥: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是漫長的、持續終生的,患者是否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措施,直接決定瞭治療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質量。而目前患者在治療上常見的誤區是,在發病期積極治療,一旦病情緩解就自行停藥、減藥。癥狀控制後仍需要堅持用藥維持治療,切不可隨意停止用藥,如果減量或者停藥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調整藥物,以降低因病情反復發作而出現各種並發癥的概率。

  2、註意飲食調理: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飲食原則是高熱能、高蛋白、高維生素、少油少渣、少食多餐。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少吃大蒜、生薑、生蔥,也不要食用生冷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清淡的、容易消化的、低刺激性、高能量飲食,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飲食的調整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不同的人或同一個人不同時期的飲食都可能不太一樣,所以患者在飲食調養過程中,還應註意觀察病情,及時總結經驗,不斷摸索,選擇合適自己的食物。

  3、保持良好心態:由於潰瘍性結腸炎難以治愈,容易反復,有的患者擔心癌變問題,所以常有很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有人因此患上抑鬱癥。如果長期處於持續性負性情緒中會使潰瘍活動和癥狀加重。所以一定要調整心理狀態,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4、調節腸道菌群平衡: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生、發展與腸道菌群失調密切相關。一些能夠改善腸道菌群菌群失調的微生態制品越來越受到重視。常見使用的益生菌包括雙歧桿菌、酪酸梭菌。特別是酪酸梭菌在調節人體腸道菌群平衡的同時,還可分泌酪酸,促進潰瘍處腸粘膜的修復,可有效降低復發率。

  5、定期復查腸鏡:潰瘍性結腸炎治療初期,如病情較為嚴重,應3~6個月復查一次腸鏡,如果處於緩解期或者穩定期,可以兩年左右的時間復查一次腸鏡。根據腸鏡結果以及臨床表現,可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預防復發。

相关文章 8

1

結腸炎是消化不良嗎 7天前

結腸炎不是消化不良,結腸炎是一種疾病,是指結腸黏膜發生慢性炎癥性病變,一般是由於腸道菌群紊亂引起。消化不良是一種臨床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