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字推荐位200元/年,需要联系QQ924994768

2.文字推荐广告位,帮你推广你的产品

3.文字推荐广告位,可以加粗、加颜色

   胃癌是嚴重危害人類生命的惡性腫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增病例109萬,而我國每年新增病例高達41萬,也就是說,我國每日約有1300人確診胃癌。胃癌患者的生存率與胃癌的進展程度息息相關,早期胃癌的治愈率可達90%,甚至徹底治愈,中期胃癌的治愈率在60%-70%,而晚期胃癌的治愈率僅為30%左右,所以發現早期胃癌,並早期進行治療是降低胃癌死亡率的關鍵。值得慶幸的是,近年來隨著內鏡技術的提升,早期胃癌篩查在我國的廣泛開展,使早期胃癌的檢出率大大提高,那麼什麼是早期胃癌?怎樣才能發現早期胃癌?如何治療呢?

  一、什麼是早期胃癌

  臨床上早期胃癌主要是指病變比較早、病灶比較局限、沒有明顯癥狀的胃癌。早期胃癌主要依靠胃鏡下活檢病理學來診斷,病理上早期胃癌是指癌細胞僅局限於黏膜層以及黏膜下層,而且不論癌腫有多大,有沒有淋巴結轉移都屬於早期胃癌。近年把重度異型增生和高級別上皮內瘤變也歸為早期胃癌的范疇。

  早期胃癌根據腫瘤的大小分為:小胃癌:癌灶直徑在6~10毫米。微小胃癌:癌灶直徑≤5毫米。點狀癌:胃黏膜活檢為癌,但手術切除標本系列取材找不到癌組織。

  內鏡下又將早期胃癌又分為:Ⅰ型(息肉樣型):癌塊突出約5毫米以上者;Ⅱ型(淺表型):癌塊隆起或凹陷均在5毫米以內者;Ⅲ型(潰瘍型):癌塊凹陷深度超過5毫米以上者,但不超過黏膜下層。

  二、早期胃癌會有什麼癥狀

  大多數早期胃癌並沒有什麼特別癥狀,也就是說,胃癌的早期癥狀,就是沒有癥狀。網絡上流傳的那些所謂的胃癌早期信號,其實並不是早期信號。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本人,很難從癥狀體征上判斷出來。有些人或許會有一些不特異的癥狀,主要表現是消化不良,比如腹痛、腹脹、早飽感、食欲減退、反酸、燒心、噯氣、打嗝等。這些癥狀與普通胃病極為相似,所以往往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對於年齡超過40歲以上的人,如果出現明顯消化不良癥狀時,應及時去醫院就醫,必要時做胃鏡檢查,以免錯過瞭發現早期胃癌的最佳時機。

  三、怎樣才能發現早期胃癌

  近年來我國的醫學專傢,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制定瞭《中國早期胃癌篩查流程專傢共識意見》,對提高早期胃癌的診斷率和治愈率,將會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早期胃癌篩查主要針對一些高危患者,如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有胃癌傢族史的患者,年齡超35歲、有長期吸煙、喜食醃制食品患者行篩查。

  初篩方式主要是通過血清學檢查,即通過胃功能和幽門螺桿菌抗體檢測,確定胃癌的高危人群。然後對初篩過程中發現的高危人群進行胃鏡的精查,配合放大、染色、活檢等手段使病灶的觀察更細致入微,從而判斷是否癌性病灶,是否能夠鏡下治療。

  當然,在健康人群中通過健康體檢的方式,把胃腸鏡納入常規體檢項目,也是發現早期胃癌的較好的方法。

  四、什麼是胃功能檢測和胃癌篩查評分系統

  胃功能檢測就是檢測血清中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蛋白酶原比(PGR、PGI/PGII)、胃泌素17(G-17)的含量,而胃癌篩查評分系統則是根據胃功能檢測的結果,再結合幽門螺桿菌抗體、年齡及性別等綜合評分,來判斷患胃癌風險的方法,其評分方法見下表,通過胃癌篩查評分系統,就可以篩查出胃癌中高危人群。

  註:胃癌高危人群(17-23分),胃癌中危人群(12-16分),胃癌低危人群(0-11分)

  對中高危人群將進行內鏡精查及隨訪,高危人群至少每年查一次胃鏡精查,中危人群至少每2年查一次胃鏡精查。真正發現是早癌的,可進行內鏡手術治療。這不僅可以提高胃癌早期發現率,又能減少低危人群不必要的內鏡檢查。

  五、什麼是胃鏡精查

  簡單來說,胃鏡精查就是在常規胃鏡檢查的同時,對發現的可疑病灶,進行內鏡下形態分析,包括普通白光內鏡、染色內鏡、放大內鏡、共聚焦內鏡等方法,大致判定該病灶為良性或可疑惡性,然後對可疑惡性的病灶行活檢,最終通過病理確診。從而判斷是否癌性病灶,癌的側向浸潤范圍,垂直浸潤深度,分化程度,有無鏡下治療指征。

  與普通胃鏡檢查相比,胃鏡精查需在無痛條件下進行,讓患者在短暫的睡眠狀態下完全放松自己,安全地進行胃鏡檢查。胃鏡精查對人員要求較高,必須是經過早癌精查培訓,且經驗豐富的內鏡醫生進行更加細致的檢查,這樣才能更好的發現病灶並作出合理的檢查和判斷。

  胃鏡精查對設備要求較高,特別要求胃鏡設備有色素內鏡/電子染色內鏡或放大內鏡等圖像增強技術。必要時還需要結合超聲胃鏡檢查。

  六、早期胃癌的治療方法

  1、內鏡下切除

  早期胃癌一經確診,首選內鏡下切除。內鏡治療與傳統外科手術相比,內鏡下切除具有創傷小、並發癥少、恢復快、費用低等優點,而且兩者療效基本相當。因此,國內外都推薦內鏡下切除是早期胃癌的首選治療方式。

  目前,常用的內鏡下切除主要有內鏡黏膜切除術(EMR)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ESD由EMR發展而來,是為瞭避免EMR在腫瘤浸潤和面積大小方面的局限性而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ESD的單通道內鏡可實現對深達固有肌層的病變部位進行一次性整體切除,同時還可提供準確病理分期,以盡量減少後期復發。

  需要註意的是,內鏡下切除屬於微創手術,但受設備器械、操作者經驗、技術方法、患者全身情況等因素的影響,仍存在較高的並發癥發生率,主要包括出血、穿孔、狹窄、腹痛、感染等。所以,患者術後的護理、休養,以及復查,必須積極配合醫生,以便盡快恢復。

  2、腹腔鏡進行手術

  對於不能進行內鏡下切除的早期胃癌患者可考慮腹腔鏡進行手術。腹腔鏡手術就是在患者腹部開放微小的通道,由這些對患者傷害很小的通道置入腹腔鏡和操作器械,通過腹腔鏡將腹腔內的圖像資料傳輸至顯示屏,在腔鏡的引導下完成胃癌手術。腹腔鏡手術可以完成傳統開腹手術的操作,進行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清掃可疑淋巴結等,而且出血少,損傷小,術後切口瘢痕小,疼痛輕,術後胃腸功能恢復快。

  3、開腹手術

  由於5%-6%的黏膜內胃癌及15%-20%的黏膜下胃癌有胃周淋巴結轉移,尤其是年輕女性的未分化型腺癌,可考慮傳統的開腹手術,可以根治性切除和淋巴結清掃。

  小結:胃癌雖然危害很大,但並不可怕,隻要提高預防意識,在胃癌的早期就能及時發現,並且早期治療,有可能達到完全治愈。因此,建議高危人群在40歲以後,不管有沒有消化道不適,都應該接受胃癌的早期篩查,或者正常體檢時一定要加上胃腸鏡檢查,發現一例早癌,拯救一條生命,幸福一個傢庭。

相关文章 8

1

胃癌分幾種 今天

臨床上,可根據部位、病理學、病情輕重等方面對胃癌進行分類。建議定期到醫院的消化內科就診,完善胃鏡、病理學檢查後,遵醫囑及時...

2

胃癌術後反流吃什麼藥 今天

胃癌手術後出現反流癥狀,患者可以口服抑酸藥治療,如PPI類或者H2受體拮抗劑,比較常用的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雷尼替丁、...

3

胃癌放療好還是化療好 今天

胃癌選擇哪種治療方案要看胃癌的分期,即胃癌發現的早晚。早期胃癌是指癌局限於黏膜或黏膜下層,且無論有無淋巴結轉移,可行胃鏡下...

4

胃癌晚期可以吃雞蛋嗎 今天

晚期胃癌的患者是可以吃雞蛋的,雞蛋內部的營養成分比較多,也含有很多的蛋白質,對於晚期胃癌的患者來說都會有營養功能方面的障礙...

5

胃癌腫瘤會破裂嗎 今天

胃癌腫瘤會破裂。胃癌最初的癌細胞是來源於胃的黏膜上皮細胞,由於它不正常的迅速生長,導致腫塊的發生,當生長到一定程度時腫瘤會...

6

胃癌腦轉移還能好嗎 今天

胃癌一旦發生腦轉移或者其他的遠處轉移,則預後很差,病死率高。如果是早期胃癌患者可以給予外科手術切除,加區域淋巴結清掃治愈胃...

7

胃癌術後化療應去腫瘤內科還是外科 今天

胃癌術後的患者行化療應該是去腫瘤內科或者消化內科,具體要根據患者所就診醫院科室診療分配情況而定,不過基本上是分配去腫瘤內科...

8

胃癌中期有救嗎 今天

對於胃癌中期基本上沒辦法治愈,隻有早期胃癌才有可能通過外科手術的方法將胃癌給治愈。一旦胃癌發生轉移將很難治愈,預後比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