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字推荐位200元/年,需要联系QQ924994768
2.文字推荐广告位,帮你推广你的产品
3.文字推荐广告位,可以加粗、加颜色
慢性乙型肝炎是常見傳染性疾病,病性進展可導致肝硬化及肝細胞癌,對於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乙型肝炎及患乙型肝炎患者如何治療進行淺談。 乙型肝炎病毒通過母嬰、血液(皮膚及黏膜微小損傷)和性接觸傳播。乙型肝炎母嬰傳播發生在圍生期,通過患乙型肝炎母親的血液及體液傳播,傳播風險程度與母親乙型肝炎DNA水平相關,可對高乙型肝炎DNA孕婦孕期進行抗乙肝病毒治療,及新生兒產後及時應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及乙型肝炎疫苗降低傳播風險。乙型肝炎也可通過破損的皮膚或黏膜傳播,如修足、紋身、紮耳環孔、醫務人員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須刀和牙具等。應避免接受衛生消毒水平低的足療、牙科診所及醫療美容機構提供服務。通過安全套避免健康狀況不明的性伴侶傳染乙型肝炎。接種乙肝疫苗可有效降低乙型肝炎感染風險。 並不是所有乙型肝炎患者均需抗病毒治療。臨床依據乙型肝炎DNA、ALT水平和肝臟疾病嚴重程度,同時需結合年齡、傢族史和伴隨疾病因素,綜合評估患者疾病進展風險,決定是否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1)乙型肝炎DNA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若ALT持續異常增高且排除其他原因(病原體感染、藥物性肝損傷、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全身系統性疾病累及肝臟)導致的ALT增高,建議抗病毒治療;2)存在肝硬化客觀依據,不論ALT及HBeAg狀態,隻要可檢測到乙型肝炎DNA,均應進行積極抗病毒治療,對於失代償期肝硬化,HBsAg陽性建議抗病毒治療;3)有肝硬化及肝癌傢族史患者需進行抗病毒治療;4)有乙型肝炎肝外表現(腎小球腎炎、血管炎、結節性多動脈炎、周圍神經病變等)。 抗病毒治療目前有核苷類似物恩替卡韋、替諾福韋及幹擾素,應用過程需進行病毒應答及耐藥風險評估,由消化及肝病醫師評估,無抗病毒治療指征患者定期復查,評估有無肝炎及肝纖維化,正規醫療機構復查及診治。
1
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臨床治愈(亦稱功能性治愈)即完成有限療程治療後,血清HBsAg(乙肝表面抗原)和HBVDNA(乙肝病毒載量)持續檢測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