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字推荐位200元/年,需要联系QQ924994768
2.文字推荐广告位,帮你推广你的产品
3.文字推荐广告位,可以加粗、加颜色
(聲明:本文僅用於科普用途,為瞭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裡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
摘要:駱先生自述:反復腹痛2年餘,近1周出現腹痛加重,解黏液便,約每日3-5次,便後痛減,伴乏力,納食減少,憂愁焦慮,夜寐不安,遂於我院就診。入院後,為患者查體並進行腸鏡檢查,西醫診斷:慢性結腸炎;中醫診斷:腹痛-大腸濕熱證。采用葛根芩連湯加減清熱利濕,滲濕止瀉,癥狀消失,治療效果良好。
【基本信息】男、34歲
【疾病類型】大腸濕熱證
【就診醫院】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就診時間】2021年10月
【治療方案】中藥辨證治療(葛根芩連湯加減:葛根、黃芩、黃連、炙甘草、茯苓、白術、仙靈脾、仙鶴草、鉤藤、五靈脂、蒲黃、枳殼、蒼術、黨參、茯苓)
【治療周期】住院治療1個月
【治療效果】腹痛、腹瀉消失,治療效果良好
一、初次面診
駱先生,34歲,2021年10月就診,主訴反復腹痛2年,再發伴腹瀉、解黏液便1周。駱先生2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腹痛,中下為主,發作時劇烈,持續數分鐘後可自行緩解,多次就診於當地診所,效果不佳,近1周來腹痛、腹瀉日益加重,身體消瘦虛弱,大便1日3-5次,夾有黃赤黏液,食少院脹,神疲乏力,憂愁焦慮,夜寐不安。診時見愁眉苦臉,嘆息不斷,精神疲憊,舌質紅,苔黃,脈弦滑。既往慢性結腸炎病史,腸鏡檢查顯示結腸炎、痔瘡,入院西醫診斷:慢性結腸炎;中醫診斷:腹痛-大腸濕熱證。
(西醫診斷)
二、治療經過
經辨證,駱先生為大腸濕熱證,因此治法為清熱利濕,滲濕止瀉。選擇處方為葛根芩連湯加減,方劑中包含:葛根、黃芩、黃連、炙甘草、茯苓、白術、仙靈脾、仙鶴草、鉤藤、水煎服。
1周再診:駱先生諸癥不減,疼痛如故,腹瀉存,時有膿血便,原方加五靈脂、蒲黃;
1周三診:駱先生大便次數減少至2-4次,腹痛較前減輕,黏液減少,外痔疼痛,矢氣較多,前方加枳殼、蒼術;
1周四診,駱先生腹痛消失,夜寐改善,大便仍稀為主,次數較多,乏力存,舌質較淡,加黨參,茯苓加量。
2周五診:駱先生精神明顯好轉,腹痛緩解,睡眠好轉,飲食不慎時稍有腹瀉。
後繼續前方服用1個月,隨訪2個月未再出現腹痛、腹瀉。
三、治療效果
駱先生患病時間長,脾胃損傷日久,脾氣虛弱根本,治療在清化濕熱的同時,佐以健脾益氣,方中炙甘草、茯苓、白術健脾益氣。四診時,駱先生脾氣虛弱尤為明顯,加黨參,茯苓加量以助脾運化2周後精神明顯好轉,已無明顯乏力、倦怠。葛根、仙靈脾、仙鶴草、黃芩、黃連清熱燥濕,濕熱清痢自止。三診時,氣滯明顯,加枳殼、蒼術以理氣行滯。四診時,氣滯已不明顯,治療過程診斷駱先生的焦慮,給予心理疏導,解除瞭駱先生對於疾病不必要的擔心。由於該疾病較易反復發作,治療期間應註意定期行腸鏡檢查。綜上,駱先生腹痛、腹瀉消失,治療效果良好。
四、註意事項
很高興駱先生經過治療腹痛、腹瀉緩解,但服藥期間若出現不良反應,可選擇在餐後服用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若采用灌腸治療,應盡量將臀部抬高而延長藥物的保留時間增強療效,當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高蛋白、高糖飲食對人體的影響越來越多,慢性結腸炎的發病率也逐步增加,特別是肉類、蛋白質等,以及富含反式脂肪、飽和脂肪的油炸類食物的過量攝入,與慢性結腸炎的發病有著密切關系,因此,囑駱先生應高膳食纖維飲食,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因其富含可溶性纖維,能清除氧自由基而降低發病率,如鮮山藥、赤小豆、白扁豆、芡實米和茯苓等健脾化濕藥膳。該病發生後,駱先生應及時調整飲食、起居及生活規律,並要控制情緒使精神愉悅,通過良好的調控可使病情得到盡快的改善。
五、個人感悟
現代研究亦表明心理因素刺激可通過改變胃腸動力、內臟敏感性而加重胃腸道癥狀,長期處於持續性負面情緒中可使炎癥活動和癥狀加重,並且慢性結腸炎的發病與精神壓力有關,治療一般需要長期治療,必要的心理幹預就顯得較為重要。在本病例中,駱先生對疾病的不瞭解,以及對疾病的焦慮情況,適時給予疾病宣教及心理疏導,有效增強瞭駱先生養生保健意識,對癥狀的改善及預後都有幫助。
疾病早期的預防也相當重要,對於發現早期腸息肉的患者,應當進行定期的腸鏡檢查,對於有便秘癥狀的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不能僅依靠緩解癥狀的灌腸手段,到醫院進行綜合的治療才是最佳手段。
1
(聲明:本文僅用於科普用途,為瞭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裡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 摘要: 本篇病例患者為57歲的女性,因下腹痛、大...